浙江发展的大逻辑是什么
人们常用“小、中、大”3个字概括浙江。
先说“小”,浙江是陆域面积和资源小省,是名副其实的“七山一水两分田”。再说“中”,浙江是人口规模中等省份,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540万,居全国第8位,是人口净流入省。最后说“大”,浙江是经济总量大省,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7.35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2.57亿元,均居全国第4位。
浙江凭借什么实现“小、中、大”的段位切换?又如何在新的赶考路上攻坚破题、闯关探路,进一步找准浙江改革发展的“坐标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并不具备先天优势的浙江,正是遵循了逻辑、把握了潮流,在一点点奋斗、一步步创造中发展起来的。
大道至简。浙江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提炼总结了“六个一”:一个“根本指引”,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一个“主题主线”,即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为主题主线;一个“目标任务”,即以推进“两个先行”为目标任务;一个“基本路径”,即以推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基本路径;一个“精神动力”,即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精神动力;一个“根本保障”,即以全面从严治党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这“六个一”,揭示了浙江全部工作的逻辑体系,打开了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的前行之道,形成了浙江勇挑大梁的坚实支撑。
这个逻辑体系,使我们更进一步解码浙江、读懂浙江;坚持好运用好这个逻辑体系,为我们推进浙江实现“两个先行”提供了遵循。
一
一艘在风高浪急中前行的航船,有足够分量的压舱石、标注航线的定盘星,才能战风斗浪、行稳致远。
有人说,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应对方法千条万条,最根本、最牢靠、最确定性的一条,就是科学理论的指引、思想旗帜的引领。
一位西方媒体记者曾感慨地说,这十年,中国办成的任何一件大事,放在其他国家都需要几十年甚至遥遥无期;中国化解的任何一个重大风险,放在其他国家都有可能引发政权崩溃。一个外部视角,印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应对挑战的最强武器、制胜未来的最大法宝。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6个年头、1600多个日日夜夜, 形成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决策,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浙江干部群众强烈感受到新思想是怎么来的,是怎么改变了浙江、 改变了中国。
《习近平浙江足迹》写到,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的村委会议里,针对当时余村发展何去何从的困惑,他说:“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金量”“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有所得有所失。在熊掌与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发展有多种多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家喻户晓的“两山”理念,从小山村传遍浙江、走向中国、影响世界。
诸如此类的思想观点还很多,从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到全面深化改革,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到高质量发展,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乡村振兴战略,从山海协作、城乡统筹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民生为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国,从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等等。浙江干部群众不仅知道新思想是怎么来的,更懂得怎样去创造性地坚持和实践,不断打开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螺旋式上升通道。
二
凡谋大事者,都善于用战略眼光分析问题,从战略全局排兵布阵,以达到举一纲而万目张的效果。
当前,外界对浙江很关注,学界业界纷纷研究浙江发展的打法、浙江做事的章法、遵循规律的办法。对浙江干部群众来说,始终不变的主题主线就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窗口”。“八八战略”架起了过河的“桥”与“船”,“重要窗口” 则标注了使命必达的前景和彼岸。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这一战略为什么好?近20年实践,已经并正在回答三个问题。
首先,“八八战略”到底是什么?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专门讲过这么一段话,他说:我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就提出了“八八战略”。这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
20年前的浙江,那时既有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着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既遇到资源短缺等“先天不足”的制约,也经历着生态环境压力、资源要素制约、内外市场竞争带来的“成长烦恼”。
针对这些问题,“八八战略”提出了破难之道,像《之江新语》里写到,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从“两种人”看“三农”问题。而今,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内部种种困难,“八八战略”仍然给当下的浙江提供解题“钥匙”、破难良策、突围之道。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 图源:新华社
其次,“八八战略”给浙江带来什么?2018年,有这样一句话说出了浙江干部群众的心声:“八八战略”实施15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影响深远的变化、鼓舞人心的变化。
这“三个变化”,字字千钧。数字最有说服力:浙江全省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4606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7.35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441.2亿元增加到8262.57亿元,年均增长9.2%;2021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8487元和35247元,分别连续21年和37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最后,“八八战略”将把浙江引向哪里?任何战略,不仅有具体的战术战法,更有清晰的方向指向。2020年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重要窗口”,正是迭代深化“八八战略”的基本指向。
通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以“浙江之答”回应“时代之问”和“历史之问”,告诉世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由此可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不是管一时管一域的,而是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
三
俗话说,“没有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不是顺风”。长期以来,浙江干部群众不仅养成了逆风而行的秉性,而且拥有抵达目标使命快人一步的自觉。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这一新的目标任务。这不是脱离实际的自我加压,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任务安排,这是浙江长期的奋斗目标。
实现“先行”没有目标倒逼不行。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强调,浙江要“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2021年5月,又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定题,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如此看来,推进“两个先行”,不只是浙江自己的事,更要为全国探路。
实现“先行”没有高质量发展也不行。2011年,浙江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2%,高于全国10多个百分点,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省份之一。2015年底,浙江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现象,率先在全国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低至1.94,是全国城乡发展协调性最好的省份。推进“两个先行”,高质量发展依然是强大支撑和动力。
所谓“先行”,不只是几个指标领先,更为关键的是理念的创新、模式的探索,用“新鞋”走出一条“新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意义远不止在浙江。
淳安县下姜村 图源:新华社
四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才有出路。
历史之浙江,之所以能逆袭为“模范生”,主要就是靠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激发和释放了大众创业创新的活力,创造了“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发展奇迹。
今日之浙江,正处在全球经济企稳回升的战略机遇期、使命任务协同推进的红利叠加期、发展动能层次变革的瓶颈突破期、共同富裕新题难题的破题深化期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加快实现期。如何在时代变革中,把握大机遇、站上大风口?
答案已经明确,唯有加速超车,甚至是变道超车、换车超车,才能真正抢占先机、抢占主动。打法也已经指明,要找准基本路径不折腾,以创新驱动增添动能、以产业升级优化结构、以改革攻坚增添活力、以开放提升拓展空间。
对于产业变革来说,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始终是王道。
在2004年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浙江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资源危机:正在生产的缺电、正在建设的缺钱、正在招商的缺地。他强调,要痛下决心,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让“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引领浙江经济。
18年过去,“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浙江带来了高新企业的成长、数字经济的起飞,不断续写产业经济新的跃迁之路。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3.6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8.6%,居全国省区第一。
对于体制机制创新来说,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止步。
浙江是靠改革开放起家的。根据《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省份中浙江位列第一,最好的十个城市中杭州位列第一,温州、宁波也进入十强,这无疑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结果。
这些年,浙江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以及自贸区建设等,以高效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圈了不少“粉”。但这并不意味着浙江将会停止前进的步伐,最近提出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发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 图源:浙江商务
五
浙江是资源小省,主要指的是土地、矿产等物质资源。就文化而言,则是资源大省,万年上山、五千多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资源无比丰厚,特别是千百年来流淌下来的人文精神是浙江人最为宝贵的资源。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对浙江人的这种“文化基因”给予很高评价,提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习近平浙江足迹》中讲到,“浙江老百姓聪明,干部精明,出的招数很高明。其背后是浙江的人文优势,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要求;2018年就“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提出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
从“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到“不在上游、就是下游,不争第一、就是落后”,浙江人那股不服输和自我加压的劲儿,是一以贯之的。
怎样走在前列?归根结底靠的是主动求新求变、勇于打破常规。像最近很火的出海“抢订单”,浙江启动了“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联动企业赴境外参展、开展商务洽谈,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打响了后疫情时代组团出海“第一枪”。
近日,浙江省商务厅牵头,全省各地商务部门带队,开启“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
毫无疑问, 今后浙江的发展,仍需不断汇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强大动能,真正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浙江成为一种自觉、一份特质、一道风景。
六
外界经常评论,浙江工作走在前列,与浙江党员干部思想比较解放、工作务实担当是分不开的。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不断加持。
好风气得益于好传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里写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强调,要坚持严字当头抓党建,提出“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浙江党员干部有个说法,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来个“三问”:一问是否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二问是否有利于本地区本部门长远发展?三问是否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福祉?这“三问”,问出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
事在人为。浙江省委提出的争当“排头兵”、勇当“领跑者”、敢当“弄潮儿”、善当“挑担人”、竞当“急先锋”、乐当“勤务员”的要求,确立的“想就想明白、做就做极致、干就干出彩”“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分秒等不起、时刻坐不住、处处慢不得”“用数字说话、凭实绩交卷、以成效检验”“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干事能成事”的标准,正是对“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的坚持和发展,必将汇聚起推动浙江号航船破浪前进的强大动力。
征程万里当奋进,重整行装再出发。唯有把握好、坚持好发展的大逻辑,才能干好自己的分内事,闯出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